新闻资讯/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
说好的“通缩”还会来吗?

2023年05月18日       点击:  263  次


4月经济,看点颇多:消费大涨、住户存款减少、CPI和PPI持续走低、房产持续回落……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

受去年低基数影响,4月多数经济指标增速在回升,服务业和消费恢复较快,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烟火气”主要看零售

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比上月加快4.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

具体从商品零售看,4月份,餐饮收入为3751亿元,增长43.8%,这也立竿见影地体现在整体消费环境改善上,形成了以“淄博烧烤”为首的“烟火气”。



CPI和PPI持续走低,是通缩吗?

与消费大涨相对应的,是CPI和PPI持续走低。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环比下降0.1%。从31省份公布的各地数据来看,辽宁、安徽、河南、贵州、山西、吉林、上海7省市4月份CPI已进入负值区间。

难道是先前一度“狼来了”的通缩这回真的来了?

5月15日,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M2和社融增长相对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符合通缩的特征。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例行发布会上也清晰表示:“目前中国不存在通缩情况,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对于PPI的情况,则主要是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市场需求不足以及上年价格变动翘尾下拉影响。从下阶段情况来看,国际输入性影响还会持续,国内市场需求仍在恢复中,部分工业品价格短期下行情况还会延续。但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市场需求回暖,总的判断,下半年PPI有望逐步回升。



聚焦下一阶段:“类通缩”如何解决?

虽然整体态势喜人,但也不能忽略问题所在。

专家表示,当前物价虽未进入典型的通缩区间,但确实面临着“类通缩”压力,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度过疫情修复阶段之后面临着“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状况。如4月规上工业增加值环比负增长,是终端需求偏弱的表现;青年群体失业率仍在攀升,反映当前经济内生动力还在修复过程中,需求存在不足。

下一步,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持续激发有效融资需求,更有力地推动经济继续转好。

月16日,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年中报告,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测上调至5.3%;IMF则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2%。对于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的原因,联合国和IMF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中国消费的复苏。


QQ在线咨询
0551-6512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