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文章详情
当前位置: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项目跟踪审计BIM技术应用

2020年06月24日       点击:  1073  次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领域的信息化也随之形成热潮,BIM技术以其较为准确的预测性、更为高效的协调性在工程咨询信息化建设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鼎信管理自16年成立BIM技术部以来,将BIM板块作为战略重点打造,不断探索BIM实施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深度应用,为广大建设项目提供了BIM应用及投资管控的解决方案,其中由鼎信管理提供跟踪审计BIM技术服务的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是合肥市首个全面深度应用BIM技术的建设项目。本文将从技术实施、实施成效等方面分享BIM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一、项目背景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项目位于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燕子河路与长宁大道交口东南角,项目建设用地面积约46338平方米,地上4层(含夹层),地下1层建筑,总建筑面积约33000平方米,其中质子装置区约4220平方米(3个旋转治疗舱+1个固定束治疗舱+1个科学研发室)。


二、项目中BIM技术应用内容

     鼎信管理作为跟踪审计单位,开展了全过程跟踪审计,重点关注项目资金使用、合同执行管理、现场施工管理、变更管理等方面情况,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督促整改,较好地推进了项目建设,提高了政府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进行跟踪审计BIM技术应用,跟踪监督各参建方BIM工作实施,收集复核各参建方BIM成果资料。

  (一)创建BIM工作保障机制

  1、BIM协调沟通机制:

  (1)利用平台建立在线协同工作机制:为更好进行BIM应用实施,公司邀请并试用多家BIM软件平台,经过多次测试,考虑后期BIM出量,最终选用鲁班软件,同时借助Trello平台将累计反应问题、已解决及未解决的问题反馈在线上平台,做到工作留痕;

  (2)建立BIM协调例会制度:将设计、施工、监理、审计和咨询公司组织在一起通过每周开展的BIM协调会进行问题讨论,集中高效解决问题。

  2、BIM三级核查机制:(三级审核包括:一级审核为咨询公司;二级审核为监理公司;三级审核为审计公司)审计BIM人员选取地下室、走道等管线复杂位置,复核BIM深化图纸和模型与现场安装的一致性,发现现场管线安装存在管线布置不整齐、预留孔洞不规范、管道接头位置不合理等问题,及时反馈建设单位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3、审计全过程跟踪机制:

  (1)跟踪各单位BIM服务情况及项目BIM进展:梳理各单位BIM合同条款,逐条跟踪BIM应用落实情况;每周参加BIM协调会和工程例会,结合现场施工情况,监督BIM工作进展,及时提出意见建议。

  (2)BIM技术成果整理归档:督促各单位BIM成果文件及时归档,形成BIM工作留痕做到过程跟踪,形成审计BIM项目库并上传至平台。

  (二)项目实施

  1、质子区混凝土工程量提取:BIM组利用施工总包BIM模型,通过revit软件直接提取质子区混凝土工程量。


     2、BIM模型与造价模型出量对比:BIM组利用施工总包深化BIM模型,通过Revit软件直接输出工程量,与造价模型输出的工程量进行对比。



三、BIM技术实施成效

      目前,合肥离子医学中心项目已顺利移交并开始运营使用,通过BIM技术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解决了以下问题并带来了相应的效益:

  1、BIM平台管控

  对于咨询公司提供BIM平台企图以次充好的问题,BIM审计组及时发现,进行制止,并提出BIM平台相关功能要求,推动了项目BIM云平台采用的进展,为后续施工及管理做好BIM工作准备,同时也让BIM咨询经费真正落到实处。

  2、BIM专业深化管控

  对于近期出现的BIM深化遗漏个别专业模型问题,BIM审计组在工程例会上进行重点强调,督促总包单位在后续BIM工作前必须进行各专业图纸和模型的确认,避免出现专业遗漏问题,从而影响现场施工进度。

  3、造价管控提速增效

  通过BIM模型提取工程量,将原有3天建模算量工作缩短为短短2个小时,大大提高了造价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Revit软件实施建模的模型与现场实际工程完全一致,而传统算量的建模仅仅是大概框架的建模,体现不出质子区复杂的构造,所以通过BIM技术提取的质子区混凝土工程量不仅快速且更为精确,极大的减少了审计算量误差。


   作为合肥市首个全面深度应用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合肥离子医学中心项目未来将为更多“智造”建筑起到率先垂范、抛砖引玉的作用,加速推广BIM技术在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应用,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鼎信管理也将继续推进BIM技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方位的应用,为更多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QQ在线咨询
0551-6512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