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科技部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
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村建设项目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指南(试行)》和《婴幼儿营养喂养评估服务指南(试行)》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管理工作指引(暂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9单位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
十一部门印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
三部门印发《关于实施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的通知》
2月12日,财政部、科技部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金管理办法》,主要举措如下:一是明确资金来源与支持方式,资金包含中央财政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中央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有前补助、后补助等。二是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财政部、科技部、主责单位等各主体职责,加强绩效管理。三是规范概预算管理,重点专项实行概预算管理,项目实行预算管理,明确概算编制、审批、调整及预算分配、调剂等流程。四是规定开支范围,项目资金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构成,明确各项费用列支范围。五是严格预算执行与调剂,规范资金拨付、使用、核算及调剂程序,加强监督。六是开展综合绩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核定结余资金并进行处理。七是强化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并纳入信用记录管理。
在此背景下项目谋划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深入研究管理办法,精准把握资金支持方向与重点专项领域,像那些符合国家战略需求、处于前沿科技的领域,以此确定项目主题,确保项目契合政策导向,提高资金获取概率。其次,优化项目预算编制,依据资金开支范围合理规划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特别是人力成本、设备购置等关键支出,做到精细且合规,保障资金高效利用。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2/content_7003423.htm
2月1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重点领域如下:一是加强农业新品种培育,推动育种技术升级,培育各类优良品种,保障种源安全。二是提升耕地质量,健全耕地保育技术体系,治理退化耕地。三是研制农机装备,突破关键零部件和整机技术,促进信息技术融合。四是防控农作物病虫害,加强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建设。五是防控畜禽水产疫病,创新防控技术和产品。六是发展高效种植养殖,构建绿色智能生产模式。七是推进绿色低碳农业,防治面源污染,应对气候变化。八是突破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关键技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九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监测、评估等技术。十是助力乡村发展,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方案。
各地区应结合政策,立足本地实际谋划项目。有农业种质资源优势的地区,可开展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基因编辑育种技术研发及新品种培育项目;耕地问题突出的地区,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实施黑土地保护、盐碱地改造等项目;山区可发展丘陵山区适用农机装备研发与推广项目。易发生农作物病虫害和畜禽水产疫病的地区,布局防控技术创新、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项目。农产品加工潜力大的地区,聚焦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突破,建设加工生产线;特色产业明显的乡村,开展“土特产”全产业链升级、乡村数字化建设项目,促进乡村发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与乡村振兴。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2/content_7003703.htm
2月8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村建设项目储备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在乡村建设项目储备管理工作上明确了以下内容:一是突出储备村庄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村内道路、卫生厕所改造等,同步纳入相关项目库;二是积极谋划区域性重大工程项目,联村、整县或专项化谋划,改善乡村基础设施等条件;三是按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程序开展项目储备,村庄小型项目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优先储备农民急需及重大项目;四是加强建设统筹,以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指导项目谋划,县级部门提出统筹布局建议;五是严格项目入库管理,审查项目可行性、必要性,杜绝形象工程;六是积极争取资金,从项目库选项目,用好衔接资金,结合政策推动重大项目资金落实,并运用创新合作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和金融资本。
建议各地结合本条政策,从如下方面开展乡村建设项目的谋划工作:一是聚焦小型公益项目,依据《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183”重点工程任务,参考乡村建设信息监测平台数据,围绕村民需求,重点谋划村内道路、供排水等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符合条件的纳入对应项目库。二是着眼区域重大项目,顺应政策导向,从乡级、村级需求 出发,联村、整县或专项谋划如村内道路硬化、污水治理等项目,改善乡村整体条件。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2/content_7002817.htm
2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指南(试行)》和《婴幼儿营养喂养评估服务指南(试行)》,两篇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加强婴幼儿早期发展及营养喂养评估服务,提升儿童营养和健康发育状况。政策明确了服务机构和人员要求,相关机构要设置合适场地、配备相应设备,从事服务的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同时需进行分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
建议各地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如村卫生室、社区活动中心等,按照标准进行改造,打造安全、舒适的服务环境,配备适合婴幼儿的玩具、图书及必要设备,提高服务可及性。同时也可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信息自动导入,减少重复录入,提高评估效率,谋划线上婴幼儿评估项目。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2/content_7002872.htm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2/content_7002859.htm
2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了《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管理工作指引(暂行)》,主要举措如下:一是规范认定管理,国家知识产权局统一认定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地方负责辖区内布局建设等,按程序申报、推荐、认定,实行三年建设周期动态管理;二是明确职责定位,运营中心需促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专利技术转化对接等;三是提供服务保障,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将其作为工作平台,支持承担项目、合作开展服务、总结推广经验,国家对成效突出的运营中心给予支持,各地也可对表现优异者予以表扬。
建议各地进行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时可以三步走:一、明确建设主体:选择行业龙头企业或科研院所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组建联合体,共同申报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二、聚焦核心任务:围绕促进产业知识产权协同发展,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高效开展转化对接,探索可复制模式。三、保障持续发展:建设周期内,每年做好自我评价。积极配合国家综合评价,争取获评优秀。严格遵守规定,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运营中心长期稳定运营,发挥产业支撑作用。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2/content_7003293.htm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主要举措如下:一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市场化,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二是建立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制度机制,市场外建立差价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增量项目确定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明确结算方式和退出规则。三是实施保障措施,省级部门制定方案并落实,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加强监管;强化政策协同;做好跟踪评估,各地2025年底前出台并实施具体方案。
建议新能源发电企业在交易策略上,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依据自身成本与市场预期,灵活选择报量报价或接受市场价格的交易方式。对于有条件的项目,主动参与跨省跨区交易,借助相关政策拓展市场空间。同时从成本控制着手,存量项目通过设备更新改造升级,提高发电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合理调整执行机制的电量比例。增量项目密切关注当地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结合用户承受能力,科学规划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2/content_7002959.htm
2月11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印发了《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主要举措如下:一是增加服务供给,完善运行保障机制,鼓励多元资本参与,加强投融资支持,扩容线路和产品;二是强化适老化设施保障,提升配套设备设施和景区设备设施的适老化水平;三是提升服务水平,丰富适老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支持列车与景区深化合作;四是优化发展环境,加强政策协同,将其纳入地方促消费政策,优化旅游保险产品,通过开展活动、设置专区等加强旅游列车产品推介。
基于该政策,可从以下方面谋划项目:开发特色线路,联合旅游、养老企业挖掘铁路沿线资源,打造如“历史文化探寻”“海滨休闲康养”等主题线路,满足多元需求;开展适老化改造,依据改造标准对列车、车站及景区设施升级,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如增设无障碍通道、安装紧急呼叫设备等;推进产业协同合作,促成餐饮、医疗、文化企业与列车运营方合作,在列车上提供特色服务,同时加强列车与景区协作,实现门票优惠、交通接驳等服务联动。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2/content_7003345.htm
2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主要举措:一是强化国内原料保障,推动资源增储上产、鼓励综合利用、加强再生资源回收;二是推动结构调整,促进冶炼有序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优质企业;三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四是推动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支持绿色化改造升级、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五是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提升对外贸易合作水平;六是落实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环境。
基于该政策,可从以下方向谋划项目:在原料保障方面,开展西藏、新疆等地铜矿勘查开发项目,同步推进矿山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建设大型废铜回收基地,提升再生铜利用水平。结构调整上,于资源能源优势地区布局铜冶炼及精深加工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专精特新”铜企。产业创新领域,联合科研力量搭建铜基新材料中试平台,攻关高性能铜合金制备技术。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层面,对铜冶炼企业实施环保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推广节能低碳技术。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2/content_7003485.htm
2月12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主要举措如下:一是提升收集处置保障能力,包括提升危险废物规范收集转运效率,健全集中处置保障体系,优化医疗废物收集处置模式;二是优化利用处置方式,如优化利用处置结构,提升利用处置水平,严格管控填埋处置;三是健全环境管理体系,深化规范化管理,强化信息化管理,促进精细化管理;四是强化保障措施,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强组织实施,深化科技支撑,强化监管执法,联合相关部门打击违法行为,鼓励公众参与。
结合本条政策,可以谋划以下项目:在小微企业聚集区建设“网格化”收集站点,配备收集设备与运输车辆,构建完整的收集转运设施体系,谋划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设施建设项目。省级统筹规划新建或扩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区域性特殊类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提升特殊类别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对现有设施进行提标改造,建设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利用处置设施,推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集团化发展,谋划利用处置设施升级改造项目。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2/content_7003496.htm
2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实施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的通知》,主要为八件实事及措施:一、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二、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应用;全国举办超过5000场次国家和省市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三、地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四、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五、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六、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七、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八、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20场以上“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
建议各地结合自身卫健系统实际情况,从这八个方面针对性地谋划项目。比如打造统一卫生健康服务平台,整合预约挂号、检查检验结果查询、费用结算等功能,实现数据实时共享,提升服务效率与便捷性。同时开展基层医疗设备更新行动,统计各地基层医疗机构超期、老旧设备清单,筹集资金更新,提升诊断准确性。针对能力短板,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培育与建设工作。
政策链接: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2/content_7003644.htm